“内外兼修”彰显大咖风采——上海常驻专家郑志院长在我院开展高难度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

发布日期:2024-01-23 浏览量:

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底病,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,失明只是时间问题。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内路手术(玻璃体切除术)和外路手术(巩膜外加压术)。近段时间以来,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德医院院长、主任医师郑志接诊了许多眼底病患者,其中就有数位视网膜脱离患者经过手术被有效治愈。在郑志院长的带领下,我院眼科在眼底病诊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

内路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助力增殖性糖尿病性牵拉性视网膜复位

62岁的汪阿姨患有糖尿病8年,因近2年双眼视力明显下降就诊我院,诊断为“增殖性糖尿病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”,该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末期,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,治疗方面只能选用内路视网膜脱离修复即玻璃体切除术。与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不同的是本次手术为了切除增殖膜,解除视网膜牵拉,郑志院长采用四通道玻璃体切除术,术中娴熟的双手剥膜技术,切除了大量增殖膜,术后患者视网膜得到了良好的复位。据当时的手术助手、主任医师林雪松介绍,增殖性糖尿病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难度极大,约有1/3的患者术后视网膜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位。郑志院长选择的四通道双手剥膜技术为该手术的天花板,该技术的发展,将为广大宁德糖友守护最后一丝光明。

外路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

34岁的王先生,因“左眼突发视力下降4天”在当地三甲医院被诊断为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,因手术难度大遂转诊我院,慕名求诊于眼底病专家郑志院长。经过细致的眼底检查发现患者视网膜有4处裂孔,郑志医疗团队决定次日为患者实施外路视网膜脱离修复术,术中行巩膜外加压、放液、冷冻联合环扎术,手术顺利,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。据手术助手、主治医师张晋锋介绍,外路手术术者需要长时间弯腰操作,郑志院长从患者角度出发,采用这种费时费力的手术方式,可在解除患者视力下降问题的同时有效避免眼内并发症的发生。

据悉,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后,患者的视力是否能恢复,取决于手术之前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和范围、是否影响到视网膜中心区、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等。手术做得越及时,越有利于视力的恢复。

科普链接

什么是视网膜?

视网膜是一种位于眼球内部的组织,是眼睛感受外界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主要部位。视网膜位于眼球内部,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,其中,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是视网膜最关键的组成部分,负责感受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。当光线照射到视杆和视锥细胞上时,会产生化学反应,以减少神经元的膜电位。当这种电位跌至某个临界点时,神经元就会释放神经递质,将信号传递到视神经,随后进入大脑,转化为所看到的图像。

什么是视网膜脱离?

视网膜脱离(retinal detachment)指的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发生分离,常由视网膜裂孔、渗出及牵拉的原因引起。视网膜脱离的范围越广,越靠近中心,时间越久,对视力的影响也就越大。

为什么会出现视网膜脱离?

为什么会出现视网膜脱离?临床上,视网膜脱离分为孔源性、牵引性、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三种类型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主要是由于视网膜本身有薄弱的地方,如高度近视或某些有遗传因素的人,他们的视网膜经常会出现变薄区,而患者往往没有自觉症状,需要医生散瞳检查眼底才能发现。这部分人群如果没有及时体检发现,就有可能发生破孔,进而发生视网膜脱离。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主要是指受到黏稠的玻璃体牵引被“拽破了”,也就是当眼睛发生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外伤时,玻璃体会发生剧烈的震荡,这个过程中容易把视网膜拽破。在跳水、蹦极、拳击以及篮球、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中容易出现,需要引起警惕。渗出性视网膜脱离,即视网膜本身或者周围的结构出现异常,导致血管内的液体外漏,积聚在视网膜和眼球壁之间。常见的原因包括眼部炎症、肿瘤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低白蛋白血症。

糖尿病性会发生哪些眼部并发症?

糖尿病相关眼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,其规范化管理需要内分泌科医师与眼科医师密切合作又各司其职。糖尿病主要会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、糖尿病性白内障、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,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失明。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,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,致盲率也升高,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时筛查眼底,及早发现及时治疗。

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

视网膜脱离早期可能会出现眼前黑影、闪光感等情况,开始觉得眼前有一些像蚊子一样的小虫在飞。随着脱离范围的扩大,会出现遮挡感,就好像眼前有一只黑色的手挡着。如果病情逐渐加重,最终可能导致失明。

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?

1、建议糖尿病患者、高度近视者每年都去医院做眼底检查。

2、普通人在跳水、蹦极、拳击、篮球、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 中,要注意加强对眼睛的保护。

3、发现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。

4、熬夜看手机虽然与视网膜脱落没有直接关系,但对视力健康还是有危害的。夜间环境光线弱,而电子屏幕的光线相对较强,长时间注视会引起视疲劳、眼肌痉挛,甚至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和斜视。如果熬夜看手机后发生突发的视力下降,最常见的原因是干眼症、角膜损伤、青光眼、视神经缺血或视疲劳。

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多久一次

一经确诊为糖尿病,就应了解糖尿病可能会造成视网膜损害,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,开始筛查时间不同。

1、1型糖尿病指南建议:青春前或者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在青春期后(12岁后)开始检查眼底,之后应每年随诊。

2、2型糖尿病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,每年随诊一次。

3、对于妊娠糖尿病应在妊娠前或妊娠初期3个月开始筛查。

4、糖尿病患者首次接受眼科检查和随诊的时间为:

1型(10-30岁 )发病后5年,每年1次;2型(31岁)确诊时,每年1次;妊娠期(1型或2型)妊娠前或早孕3个月内,每3个月。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建议缩短检查间隔。如果发现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检查间隔。

郑志院长简介

主任医师/教授,博士生导师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

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

上海市领军人才

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

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

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
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

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

主要从事复杂性眼底病诊断及手术治疗,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项等,发表SCI论文70篇,包括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国际上百年经典顶级期刊JCI 1篇及糖尿病领域顶级期刊Diabetes 3篇、Diabetologia 1篇等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6项。

最近更新